特别快车(1)

作品:《炮火

    “大哥,你太了不起了!”刘海向着总部派来接自己的司机真心实意的敬了一个礼!“哎呀,刘师长,这我可担待不起啊!”司机连忙摆着手说道。手机端“以前我见过一个很牛的司机,但是你更牛啊,这么密集的轰炸和封锁,这一路过来,土都没有溅来多少,太厉害了,说你是车神都是在小瞧你啊!”刘海满脸敬佩的看着司机说道。“刘师长,你快别寒蝉我了,车开的再好,也打不死一个美国鬼子,能让我送你们这些英雄,我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!”司机连忙说道。“谢谢!”刘海敬佩的说道。“好说好说,刘师长,你快忙去吧!”司机说道。“再见!”刘海说了一声,走进了志司的大门。
    “刘师长,你在哪里和那个司机说什么呢?”志司的保卫科长过来问道。“那个司机很牛啊,这一路过来,铺天盖地的炮弹居然连毛都没有擦掉他的车一根!”刘海还沉浸在崇敬之。“那个司机可不简单,资格老的吓人,抗战以前是给蒋介石开车的,后来被蒋介石奖励给了黄维,淮海战役的时候被我们俘虏的,那车开的,老总都夸奖他,说想要炸掉他的车,美国人还得再再派两千架飞机过来!哈哈哈!”保卫科长说道。“原来如此,难怪这么了得!”刘海恍然大悟的说道。“刘师长,快点,开会了!”十五军的秦军长看到了刘海之后叫了一声。“来了!”刘海紧跑了几步,跟着秦军长一起进了会议室!
    “同志们,咱们在甘岭这块地方,已经和美国人打了一个月了!”总司令看着下面的师长军长一眼说道“这一个月里面,我们打得很艰苦,美国人除了占领了表面阵地之外,是一无所得!说到这里我要说一下我们的炮八师师长刘海同志,在他的指挥之下,我们在甘岭这一线的三个炮兵师,协同作战,打出了我们志愿军炮兵的威风,如果不是炮兵的全力支援,我们恐怕坚持不到现在!”“是啊,最近的炮打得不错!”“我听说还干掉一个美军的师长呢!”“还有啊,听说他们八师在对空反击的时候,打下了百架飞机呢!”“那太了不起了!”几个军长和师长嘀咕起来。
    “同志们!”总司令压了压手,会场安静了下来。“这一个月之前,我们经过几次防御作战,取得了不小的战果,可是美国人仗着他们的火力优势,活生生的向我们这边推进了几十公里。可是这一次,我们顶住了他们的进攻,把他们顶在甘岭一个月,这让美国人明白了我们的决心,也见识到了我们的钢铁般的防御,虽然我们的伤亡不小,虽然丢失了表面阵地,可是我们没有再让他们前进一步!现在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,我叫大家来的目的,是要宣布反击的事情!”
    “太好了!终于要反击了!”下面的秦军长兴奋地说道。这一个月十五军为了守住甘岭,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和消耗,现在秦军长堂堂一个军长,是以排为单位计算兵力的,这一个月是秦军长当兵以来最憋屈的一个月,现在终于听到要反击的消息了,心里顿时觉得畅快了很多!“秦军长你先不要高兴!”总司令说道“现在反击的时机是成熟了,但是物质条件还不具备,我这次开会的目的,是要告诉你们,从今天开始,每个部队都要开始囤积弹药物资,准备反攻的事宜!”“总司令,我们现在每天的消耗很大,想要囤积怕是有困难!”秦军长说道。“接下来,会有大批的物资送到你的手里!”总司令说道。“总司令,只要物资能到,我一定做好反攻准备!”秦军长马说道。
    “我要告诉你们,不光是物资弹药的囤积,还有兵力的配置,反攻前的侦查准备,要知道我们一旦开始反攻,夺回丢失的阵地之后,美国人一定会玩命反击,所以我们不光要准备好反击的兵力,还要计划好防御的兵力,一定要既能顺利的反击,还能顶得住敌人的反攻!再有是战前侦查,一定要将甘岭正面敌人的炮兵阵地,弹药囤积点,屯兵处,所有的重要目标全部搞清楚!”总司令看着下面说道“回去之后,要进行反击前的侦查,所有的部队都要做好反击准备!”“是!”下面一齐吼道!
    总司令散会之后,留下了刘海,带着他来到了作战室。“刘师长,这一次又把你留下了,是有人点你的将!”总司令对刘海说道。“点我的将?谁呀?不是您吗?”刘海问道。“是洪部长!”总司令说道。“洪部长?”刘海怪地说道“他是不是又让我去给他保卫运输线啊?”“你说对了!”总司令说道“这一次我们将在甘岭打一次很大的反击,反击的重点是五圣山地区,反击的目标是要彻底解除美军对五圣山地区的威胁,但是要想达成目标,重点在你的炮兵!”“我的炮兵?您的意思是要用炮火实施反击?”刘海问道。“不是用炮火实施反击,而是要让美国人知难而退!”总司令说道。
    “你一直在前面,应该知道这一次在甘岭美国人的火力有多猛,十五军的伤亡大多数是被炮火打死的,我们虽然死顶了一个月,但是美国人却依然迷信自己的火力,我们这一次的反击不光是要夺回阵地,还要利用这一次的机会,让美国人领教一下我们的火力,而我们的主要重火力,是炮兵!”总司令说道“我们这一次是要集大规模的炮兵,用有史以来最猛烈的炮火,让美国人明白,我们也是有火力密度的,要让他们知道,我们的大炮也不是吃素的!你明白吗?”“明白!”刘海点了点头说道。anb
    本书来自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