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页

作品:《重生再嫁?否

    她一定要找个机会问清楚,她想知道是不是齐宣在其中动了手脚。
    ***
    果然当荥阳饥荒的事传遍各国各地的时候,齐宣站出来了。
    现在各州各府都表示自己粮食不足,不能襄助荥阳,所以朝中官员现在更加觉得此事棘手了。
    所以齐宣朝堂上这一言,如同平地惊雷起,叫所有人惊讶了。
    许多年长的官员看着在官场中还略显稚嫩的齐国公,甚至还不是很相信,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齐宣,还是个读书人的齐宣,竟然胆敢承担起这么大的事!
    特别是皇帝,在他的印象里,齐宣应该还是个只能在马球场叱咤风云的年轻人,怎么一下子就文武双全了呢?
    正当朝堂上炸开锅的时候,齐宣道:“皇上,微臣绝非信口开河,微臣敢以爵位做担保。”
    此时朝堂上人心二分了,有的人期待着齐宣解决问题的法子,而有些喜欢倚老卖老的人则轻蔑的看着齐宣,心道: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,空有爵位罢了,现在还敢以爵位为赌注,真是幼稚!
    皇帝微微抬了手,众人都静下来了,皇帝道:“哦?你可真有解决的法子?说来听听,若是有效,朕必当重重赏你!”
    齐宣道:“回皇上,臣知道有一种农作物产量相当之高,而且该农作物生长期不长、容易种,约摸三个月到四个月就能有收成,若是现在荥阳能得到州府的襄助,将这几个月过去了,等到该作物成熟的时候荥阳便再也不会闹饥荒了。”
    齐宣说完立马有人反驳了,一人曰:“回皇上,臣以为此法不可行,首先各个州府已经拿不出粮食了,国仓里的粮食也是不够的,再者,齐国公所说的农作物未必真的存在,难道那东西能比麦子还好种么?难道和麦子一样抵饿么?若是真有此等宝贝,怕是也不容易得到的,更不谈推广开来。”
    立马有人附和道:“是啊是啊,齐国公自小便锦衣玉食,哪里知道农民的苦楚,臣是寒门子弟,这么多年可从来没听说有这等作物,要是真有这种宝贝,大周的百姓往后再也不用挨饿了!”
    虽说有人极力反驳着,但是也有人帮衬着齐宣,一人曰:“各位稍安勿躁,年轻人也许看到的事物与我们不一样呢?说不定世间真有这等宝贝呢。”
    又有人反驳了道:“就算真有那宝贝,那荥阳百姓眼下的几个月怎么办?等到东西种好了,荥阳百姓都饿死了。”
    替齐宣说话的一人道:“即使解不了荥阳这次的难处,这东西一旦推广开来,往后大周子民再不会受饥荒了,不也是功德一件么?”
    “哼,说的轻巧,我瞧那东西是编出来的吧?”
    “咦——此言差矣,皇上面前,齐国公怎么敢胡言乱语?想必世间是真有这宝贝的。”
    皇上听的有些不耐烦了,他道:“行了,听听齐宣怎么说。”
    齐宣一直忍到现在,就是为了等皇帝开口,皇帝道:“你且说说,那作物是什么?若是真的产量高、好种,还抵饿,日后能免大周子民不再受饥荒,即使荥阳的事无法解决,朕也要重赏你的,决不食言!”
    齐宣镇定道:“皇上,臣确实能解荥阳的饥荒,也能免大周子民再不受饥荒困扰。”
    皇帝已经主动退一步了,只要他说的东西真的存在,即使齐宣解不了荥阳饥荒他也不责怪。可是齐宣现在竟然主动将两个难题都揽在身上了,皇帝也有些觉得齐宣有些轻浮胆大了,若是他只是轻信人言,那齐宣今天可下不来台!皇帝也不好不罚他了。
    皇帝有些底气不足的问道:“你说说看,那东西是什么?荥阳饥荒你又如何解得?”
    齐宣道:“回皇上,那作物名叫红薯,产于榕城,榕城县每年粮食都有盈余,只是县小,所以未被人关注,臣有一友人正好身在榕城县,并且对此作物十分了解,臣想请他将给陛下您听,请陛下恩准。”
    皇帝心里开始有谱了,他道:“准,那人在哪里?”
    “那人正在宫外。”
    皇帝立马吩咐了身边的太监去宣召那人。
    等到薛瑄身着朴素到了朝堂之后,礼部尚书薛大人就惊呆了,怎么会是自己的亲戚呢!
    薛瑄将自己在齐家练习无数遍的姿势,准备无误的在皇帝面前表演了出来,皇帝看了他捋了捋胡子,有些欣赏的意味。
    皇帝道:“平身吧,快说说看,那作物是否当真能解饥荒?”
    薛瑄道:“草民遵命。”
    薛瑄方不卑不亢的在众人面前细说了红薯具体产量。
    薛瑄说他曾亲自丈量过一亩地,他发现一亩地的产量完全超过一千斤,仅仅三分地就能产出三百多斤的红薯,而普通庄家户里,就算是有经验丰富的庄稼把式,一年下来一亩地也就三百斤的产量,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块地种红薯的话,三分地就比得上一亩地的产量了,而且仅仅是三到四个月而已,用不了一年那么久。
    所以说,红薯的产量是非常惊人的。
    说罢,众人都听傻了,三分地相当于一亩地的产量,这是什么概念啊!
    甚至还有人觉得齐宣在找人糊弄皇帝,有人道:“皇上,臣……是在不敢相信。”
    齐宣道:“皇上,微臣已经命人将红薯带来了,如果皇上允许,可以让您验证验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