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章 灯火长明
作品:《皇盗之草亭画酒》 “皇上,李将军已经摸清了龙脉,按照风水学来说,主墓室应该位于东南方向的水流转弯处。但是贾增不是普通人,他一定不会选择风水最好的穴。”王富贵说。
尹晟麟说“贾增这人本就打算和盗墓的死磕到底,肯定是把他的墓设计的极阴极凶极险,反而是风水最差的地方,更有可能是主墓室的位置。”
“李将军怎么说?”
“就等皇上您下令,盗洞就打下去。”
“告诉李将军,墓中的一切行动他做决定,不必再问朕。”
“明白。”
李润凛和季统正商量着从那边进入,王富贵和尹晟麟也赶来了。
“末将参见陛下。”
“陛下。”季统说“这儿有些危险,您不必亲自来,等盗洞打好再来即可。”
尹晟麟点点头“那就开始吧。”
李润凛等人开始招呼着手下打洞,尹晟麟把季统叫过去问“长陵那边有什么新消息吗?”
“刚接到王吉祥的密信,盗王的病情暂时稳定,陛下不必过于担忧。没什么别的事。”季统说。
……
王富贵满头大汗“这个李润凛,光让我出苦力了。”
李润凛说“陛下,盗洞已经按之字形打好,底下是一个墓室,就算不是主墓室,也应该离得不远了。”
“进墓。”尹晟麟说。
刚进墓室,王富贵便大吃一惊。“这儿怎么这么亮!”
“长明灯。”
世界各地都有盗墓者,他们想尽千方百计,到古墓中去偷窃埋藏了千百年的金银珠宝,古墓往往与世隔绝,使宝物历经千年还保存得相当完好。在这终年不见天日的古墓中,盗墓者通常会认为里面应该是伸手不见五指。可是他们有时却惊恐地发现,在一些古墓的拱顶上,一盏明灯投射着幽幽的光芒。
窦国国历十一年,北陵还处于当时较为强大的黑国统治,当时在北陵境内的黑国士兵们曾发现一个精致的古墓,墓室的顶端亮着一盏灯,灯被精巧的罩子罩着,罩子好像是用来挡风的。根据当时发现的碑文可知,这盏灯是在五百年前被点亮的。士兵们发现它时,这盏灯竟然已经持续燃烧了500年!遗憾的是,野蛮的黑国士兵们很快毁坏了它,这盏神秘的灯的原理也无人知晓。
一位莒国的历史学家曾记录了在古莒国城遗址内燃烧着的一盏灯。这盏灯不用任何燃料,亮了几个世纪,无论刮风下雨,它都不会熄灭。据人描述,莒国的莒神庙里也有一盏类似的灯,也是风吹不熄,雨浇不灭,但它们的原理无人能解释。
窦国国历十九年,成立不久的皇盗发现金州附近的一座坟墓里也点燃着这样一盏灯,这盏灯已持续燃烧了上千年!风和水都对它无可奈何,熄灭它的唯一的方式就是抽走灯碗里那奇怪的液体。这难道是神话中的阿拉丁的神灯吗?长明灯所在的墓,一定是价值连城,虽然人们弄不懂长明灯的原理,但这东西逐渐成了宝物。
当然,也有人试着将长明灯运出墓外,可一旦灯离开灯座便会熄灭,往往还会触发墓里的机关,导致灯灭人亡。
窦国国历二十四年,黑窦两国在怀口地区打的火热,黑国的军队冲进了一座神庙,解散了庙里的人,挖掘和抢劫了许多坟墓。他们在挖掘一座坟墓时,发现了一盏还在燃烧的灯,而墓主人竟是死于一千二百年前。长明灯在盗墓者眼中变得越来越神秘。窦国国历三十二年,皇盗在长陵旁边的坟墓里发现了一盏燃烧的灯。这个坟墓据说是前朝末年政治家的女儿之墓,此人死于窦国国历一年,这个墓就在京城旁边,根本没人动过,皇盗去也不是为了盗墓,只是为了找一种东西。显然,这盏灯在这个墓里燃烧了31年!更有趣的是,坟墓里的尸体浸在一种未知的液体中,看起来像是刚刚才死去一样,原来古人用这种液体来保存尸体。可皇盗也无法弄懂这些东西。
这些长明灯只是全中原大陆所有发现中的几例。考古记录显示,这种古庙灯光或古墓灯光的现象在中原大陆各地都有发现,例如窦国、黑国、莒国、西凉、北陈等许多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,就连凌寒岛、狐岛等地也出现过。
如此神奇的长明灯无论如何都无法保留,古代人对所发现的长明灯不够重视吗?其实古代人的确有能力保存这些神灯,可是很奇怪,上述这些灯一旦现身,就会以某种方式很快毁坏掉,例如被野蛮的掠夺者和挖掘者毁坏,一拿出墓,便又会熄灭。难道古人在利用某种魔咒来保守他们的技术秘密?
窦太祖主政中期,在窦国西部的翎城附近,一位皇家翎城营的士兵偶然发现了一个古墓的入口。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进入古墓后,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发现任何他想要的金银珠宝。不过,让他更惊讶的是,在这与世隔绝的坟墓,竟然还有一盏正在燃烧的玻璃灯,惊异之余,他把这盏神秘的灯带出了坟墓,送给了翎城的一座寺庙,庙里的和尚们同样目瞪口呆,这盏灯至少已经燃烧了千年。他们像宝一样保存着它,可惜的是,几个月后,一位老住持竟然不小心把它碰掉在地上,摔碎了。
另一件趣事发生在莒国的莒都,一个神秘的不同寻常的坟墓被打开了。打开这个坟墓的人发现,在坟墓拱顶上悬挂着一盏灯,照亮了整个坟墓。当这个人往前走时,地板的一部分随着他的走动在颤动。突然,一个身着盔甲、原本固定的雕像开始移动,举着手中的某种武器,移动到灯附近,伸出手中的武器击毁了这盏灯。这个宝贵的灯就这样被毁坏了。
古人的目的一次又一次地达到了灯的奥秘被严密地保守着,再也没有后人知道。可是长明灯究竟是谁的杰作?它到底运用了什么原理呢?